最新动态

news

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|卫星遥感和地理标志这样“联姻”!

2021-04-27 来源: 人民数据

分享到:
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,全国上下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,知识产权创造的高质量发展导向鲜明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。

据中国知识产权报数据,2020年,我国发明专利授权53万件,同比增长17.1%;商标注册576.1万件;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1052家,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765件。

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底,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,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达到28.1万件,占总量的12.3%。企业作为创新活动最重要的主体之一,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共24.6万家,较上年增加3.3万家。其中,高新技术企业10.5万家,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2.2万件,占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近六成。 

而这其中,地理标志作为亮眼的数据,成为大家关注的亮点。据参考消息,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、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——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正式生效。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,总数量超过500个。

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,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表示,在专门保护模式中,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在不同部门进行,实践中存在交叉管理,保护标准不一致,保护执法薄弱,司法领域缺少专门法律支撑等问题。他建议全国人大法工委、司法部、知识产权局尽快研究制定《地理标志法》,共同推进保护模式的健康发展。

在2020年,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就建议,应该创新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国家体制。同时,“同步建设感知地球和社会经济的卫星物联网,为卫星互联网的应用提供时空大数据基础。按照‘点、线、面’三步开展地球时空信息智能服务系统建设。”

而巧合的是,就在去年11月,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,成功将“人民号”等系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发射取得圆满成功。“人民号”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对农业现代化建设,尤其是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等方面,具有重要作用。

近年来,地理标志服务产业发展迅猛。根据相关信息数据统计,截至2018年底,我国各主管部门共审批通过了5 667个国内地理标志产品,其中农业部门登记2 069个,质检部门登记1 671个,工商部门登记1 927个。根据调查数据显示,全国所有的31个省(区、市)都对地理标志进行了申请注册保护,在已经注册批准地理标志中有11个省份在200个以上,300个以上的省份有3个,分别是山东省、四川省和湖北省,其中最多的山东省有609个,占调研总数的10.8%。

中国知识产权报《高质量发展源于高质量创造》截图

从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,数量最多的是果蔬类的地理标志产品,共计有2307个,占总数的40.7%;其次是畜禽类,有713个,占总数的12.6%;第三是粮油类,有504个,占总数的8.9%。这3类占到了总数的62%以上。这就表明,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是带有明显涉农的工作,保护与发展地理标志已经成为发展农业、振兴农村经济、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。

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地理标志保护方面,具有“国家队”性质的人民数据·人民星云项目是非常具有发言权的。人民星云数据中心融合“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物联网”等核心技术,实现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分析、挖掘一体化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。构建自主可控的空天信息大数据产业链、价值链,为我国多行业提供全天候、全天时、全要素、全尺度的时空大数据支持体系,通过党和国家社会数据转换的快捷通道,为用户打造“用数据说话、用数据决策、用数据管理”的创新机制。2020年10月,人民星云推出“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全国百城普惠项目”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。

据人民星云负责人表示,人民星云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将围绕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,建立采集、监测、共享、分析、预警和决策等功能模块,包括“数字农业、数字农村、物联网、溯源管理、产销衔接”五大重要内容。

人民星云数据中心展示平台截图

虽然经过近20年的发展,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,但是在实践工作中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和问题,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到高质量要求的背景下,地理标志保护工作需要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。专家建议,应加速构建地理标志产品的组织体系,促进各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组织程度,将上游供应商、农户、种植户、加工企业,下游分销商、零售终端、顾客等市场要素全部整合到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当中,形成闭环的“生态发展圈”,这就实现了价值活动一体化,达到不断降低生产运营成本,获取更大规模效益的目的。同时通过建设强有力的信息化系统,使得各类信息资源都能够在供应链各节点得到充分有效的共享,从而实现各个节点的协调配合协同发展,达到无缝对接,这也能更有效地对地理标志产品从源头到市场进行全方位监管,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。

高质量发展源于高质量创造。

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传来好消息,“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”指标列入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,并提出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,明确“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”到2025年达到12件的预期目标。这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的导向,也是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发展新的期许和挑战。



责编:梅亚川